您的位置:首页 >公益播报 >社会

做真正懂技术、爱农村、爱农民的村干部

来源:长江商报  

“这个失手很划算,明年就没这个风险了,村民们会放心地跟着我们做稻田养鱼和荷田养鱼。”

9月28日中午,陈浩站在明亮刺眼的阳光里,眯着眼,额头冒汗,乐呵呵地对长江商报公益联盟记者说道。他黝黑的脸,洁白的牙,用一口混杂着川音和秦腔的当地话向记者讲述着村委会带大家致富的故事,整个讲述兴致勃勃,不难看出,这是一个热情且有能耐的村支书。

他是城固县二里镇远近闻名的能人,连任村支书两届,无论是带领村民发家致富,还是这五年来的脱贫攻坚,他都是稳扎稳打从未有过失手。

可最近他却在“稻田养鱼”的投资上遭遇了一次滑铁卢,不过,当村民说起这件事,却个个竖起大拇指夸他是个好支书,这是为什么呢?

村支书一次“失算”的示范投资

记者了解,陈浩所在的城固县二里镇同裕村,地处秦岭南麓,四周多为高山峡谷和深林,村民们一直以种植水田和茶叶为主业,收入来源有限,村委会一帮人一直想创新增收致富的新渠道。年初在县林业局的推介下,想尝试一下龙头镇的“稻田养鱼”,但愿意尝试的村民几乎没有,一则是山区的稻田原本就少,二则是能种两季且有水的稻田就更加珍贵了,因此不愿意参加这种流转。

“我当时想,稻田养鱼在龙头镇北边很成功,我们这是山区南边说不定也能成功,如果成功了就推,不成功就算我们几个吃亏买个教训。”陈浩说。

下定决心后,陈浩力邀村副书记何祥平和支委委员陈俊家一起投资,村集体不拿一分钱,完全是自负盈亏,十多亩水田共投资了3万多元,为了让另两位没有压力,陈浩占大头成了大股东。

最初育苗下到稻田后,长势良好,水稻挺拔,鱼儿肥硕,到了7月份的时候,鱼已经长到了普遍3斤、4斤重量了。

问题出在水稻收割的时候,不知什么原因,在稻谷收完没过一个星期,鱼就开始出问题了。“开始是一条一条的死,都是三四斤重的很可惜。”陈浩说,“我们很惊讶,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一点办法没有”。

这种情况持续了一周多时间,还是没有转变,最后三个股东都慌了,大家只能把鱼捞起来全部卖掉,否则就是继续成片死亡。

陈浩感到很惋惜,“我们估算了一下,最后大概亏了4000多块钱,如果不出这个事故的话,我们至少要赚2万多块钱”。

不过,让陈浩高兴的是,他们找到了鱼儿死亡的原因,主要是当时稻谷收割后,把有些谷草烂在水田里没有捞起来,由于谷草腐烂影响了水质,导致了鱼儿的不断死亡。

一位了解这个事情的村民告诉记者,在他印象中这是陈浩第一次做事失败。

“我作为村支书是无法作秀的”

这次投资在陈浩看来,绝不是失败,而是难得的尝试和机遇,他向长江商报公益联盟记者表示:“这让我和村民都知道在山区稻田养鱼是可行的,只要注意谷草正确处理就行了,失败乃成功之母,只能算是交了一点学费。”

陈浩向记者讲述了他和村里的规划,明年稻田养鱼的规模是150亩,很多村民看到了这个产业的可行性,纷纷自愿加入土地流转,同裕村制定的每亩流转价格是400元,一位村民告诉记者:“一亩稻田收谷子800多斤,也就卖1000元不到,去掉成本后到手的还不到200元,这个流转价格很划算。”

所以,陈浩主动投资示范带来的效果很好,他认为是自己一次成功尝试。他说:“村民们都愿意跟着干,就看我们做村干部的是不是真有致富经。”

不仅如此,记者了解到,在试水稻田养鱼的同时,陈浩今年还带头投资尝试了荷田养鱼,这个效果立竿见影,让很多村民都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效果,荷田养鱼的成功实际上也更增强了大家对稻田养鱼的信心。

据介绍,陈浩年初带领几个村干部将村里撂荒了20多年的薄产耕地进行了荷田改良,加上10来亩流转过来的耕地,一共凑了30亩用于荷田养鱼,结果取得了成功。

“目前里面的鱼已有5-6斤了,到春节前肯定会长到8斤左右,长江禁渔后价格肯定不错。”更让他开心的是,在荷田里已经收了800多斤干莲米,他说:“干莲子的价格达到了15元一斤,市场行情很好。”

陈浩向长江商报公益联盟记者表示,农民对自己不了解的事情比较谨慎,怕投资失败亏钱,这时候我们村干部就要上,“只有真正懂技术、爱农村、爱农民的村干部,才能在乡村振兴中带领大家持续致富增收”。

他向记者强调:“我作为村支书是无法作秀的,你做了什么大家都看得见,示范效果好,很多事情不用多说都会跟着干。”

(记者 赵美洸 夏启龙)

标签:
相关文章